关于微纳技术,其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在与电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学科的结合中,对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已经远超人类文明史上以蒸汽技术和电气技术为标志的前两次技术工业革新。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建立世界顶尖的国际微纳科技创新聚集地,将可能成为在国际上跨越摩尔定律后产业群的领跑者。
本次论坛中,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出席了会议并进行致辞。
罗群在致辞时如此说道:“强有力硬件科技支撑,软环境全方位辅助”。对于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形成新区的“两城一中心”产业发展并培育新兴产业地标,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创新体系是罗群副书记对于我们的期望与要求。
论坛由南京国际微纳研究院院长、南京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远作为特约主持以及开场嘉宾,主要和大家分享了微纳科技的未来展望。并在展望中说到在江北新区自贸区大发展背景下,研究院落地新区研创园,未来将重点集中在信息技术、消费智能、大健康等重大原创性技术领域建设发展一个核心,两个平台。
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对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基础进行了介绍。首先是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李保文介绍了微纳技术在热二极管研究方向上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一些由热超材料可实现的有意思的功能,例如热隐身和辐射冷却等。
德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美国国家发明院院士Dieter Bimberg主要是对其实验室研发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进行介绍,此激光器能够更大程度的减少功耗。
院士们对于大数据产业机遇和挑战未来微纳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生存有着怎样的革新或颠覆,微纳技术对能源利用方式的未来需求以及纳米制造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会议分享中:
下午会议第一位做出分享的是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在发表突破衍射极限的微纳光电技术。
接着ULVAC公司执行官兼高级研究员的Koukou Suu,其认为电池技术是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真空技术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TFBs)制造技术,其除了具有基本的安全性能,还具有超薄、小型、轻便、灵活、低自放电的优势。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尹晓波指出了“微/纳米结构材料为高效设备和系统进行能源收集、转换和存储提供了重要的全新机遇”。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Adam J Moule介绍其所在团队致力于研发一系列溶解度控制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只利用溶液处理步骤和直写激光刻图,就能实现具有200-300纳米规则特征的衍射极限薄膜制版的产生。
洛斯阿拉莫斯科学院执行理事Liviu Popa-Simil认为 “对于设备的性能而言,材料至关重要”,他们目前在寻找特殊类别的微纳米材料,并确定了5类主要的非均质材料。
在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之间进行了积极沟通和交流,互相启发。会议结束后,在我们的引导下,各位专家对江北新区进行了参观,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本次会议,与会者不仅明确了纳米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机遇,同时也激励了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不断拼搏、勇敢前行,而这一次的论坛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清楚理应增加更多的关注在新材料领域,对目前的前沿热点方向聚拢目光,提供新的经济增长战略参考点,勾勒我们未来的产业发展路线图。
同时也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微纳技术也逐渐成为主要核心,由此为中心对我们的电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等领域有相对影响,因此对新区来说,微纳科技的发展,必是对现代科技和生命健康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必要因素,我们也将借这次论坛的契机,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微纳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助力新区打造微纳产业高地。